域名已更换,请牢记新域名:www.diyizhan.cc

第一章 圣彼得堡情怀之师生浪漫情事(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天的安排,来到了俄罗斯。家人和朋友都开玩笑的说,回来的时候,领个俄罗斯妞回来。当时信誓旦旦很像那么回事儿。到了俄罗斯,也确实遇到了个让我很动心的女人。

    她善良、稳重,有着学者的儒雅。她是我的老师,虽然她只给我上了20分钟课,但是,她却成了我在这个陌生国度占有的第一个女人。和她的相识是有趣的,相处是快乐的,相知是融洽的,相交是珠联璧合的。

    在我来到俄罗斯半年的时候,她赠送给我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互喜欢的过程,我用了整整半个月,终于全部翻译成了汉语。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经常交流,她非常耐心的给我讲解这本日记里我不明白的词汇、语句。

    在我完全明白了她对我的情感之后,征得她的允许,我把这本日记记载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俄罗斯人因为气候的原因,很冷淡,但是,我体会到了一个俄罗斯女人如火的热情、如水的柔情。

    跨越了国界,穿越了时空,克服了语言障碍和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这个陌生国度,这个真诚、善良的女人,让我明白了,生命有时限,真情无国界。

    记忆来自东方的爱:献给我心爱的骄宇圣彼得堡的冬天总是让人充满着无限的白色遐想,厚厚的、白色的积雪似乎是在讨好着人们对于白色向往的欢心。已经三月了,涅瓦河上的冰依然冰冻着,丝毫没有想要融解的意思。对于一个久居圣彼得堡的人来说,今年的冬天,像过去42个冬天一样,依然是那样的平淡,一如平淡如水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生气,始终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每天早晨,我都会和这里其他上班族一样,坐进地铁,随着车厢轻微的晃动,直到瓦西里岛站,然后钻出地铁,上到地面,经过步行街,路过那个熟悉的粉色教堂。几乎每天都会有幸福的情侣,穿着那幸福的人儿才穿的婚纱礼服,手挽着手走进那个曾经让我憧憬让我怀念的殿堂。我的幸福时刻不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这里总是保持着特有的宁静和圣洁。

    经过教堂,再往前走,就是那个再也熟悉不过的十字路口。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很多时候,我都会偷偷的取乐自己:四个方向,我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因为我需要拐弯才能到我要去的地方。

    这个路口其实很普通,很平常:道路,建筑,行人。不平常的地方,也许是道路四面都有公交车站。每天几乎和我同时到这里的,有很多外国人: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当然还有亚洲人。他们是来这里圆求学梦的,他们都说俄罗斯语,很多说的很流利,除了发音略有瑕疵,甚至可以跟俄罗斯人相比拼;也有很多说的不是很流畅的,基本的语言表达都没有办法实现,这很正常,毕竟俄语是一门比较难掌握的语言。

    向十字路左手一拐,是那条不长的小路。径直通过大概需要4到5分钟,通常我是不愿意走这条路的,因为当我第一次通过这条小路走向我工作地点的时候,我那个爱酒如命的丈夫,就是在这里向我献上那捧美得让人不知所措的红色玫瑰的。整整四年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会在这条小路上接我回家,那段时光让我陶醉,让我迷蒙,让我流连忘返。可是四年后,他不再在这条小路上接送我回家,取而代之的,是天天见不到他人,再到后来,就是他会在这条小路上跟我要钱,然后拿着钱去买“伏特加或者”、“波罗的海”(俄罗斯酒名)……(看精彩成人小说上《成人小说网》:https://)

    梦幻变成了梦魇,快乐小径变成了悲情旅途,可是,我依然没有办法规避这段小路——我工作了20年的单位必经此路。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踏上这条小路的时候,我就想着,远远的眺望着前方涅瓦河水岸,美丽的白帆,快乐的水鸟,河对岸威严的海军部大楼和神圣的伊萨科夫大教堂……一想到这些,轻快的脚步就会使沉重的心情变得舒畅。

    路的尽头右手一拐,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扇典型的俄罗斯大门,高大、厚重,每次都要用力的推拉才能打开它,对我来说,就像沉重的生活之门,我不愿开启,却不得不进入。进了门,我会在教师签到处名册上签下我的名字:库兹涅佐娃·娜塔莉亚·尼卡拉耶夫娜。

    这栋楼是让我有好心情的地方,我在这里教书。我有很多学生: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他们来学俄语,年龄和我孩子相仿,说着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气质。从他们身上,我能获取到足够的快乐,虽然现在的生活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在这里,我可以抛却琐屑家务带来的烦恼,抛却丈夫外遇的伤感,抛却家庭不和的压力,开心的和这些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思考,一起开着玩笑,虽然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比较沉闷、欠缺激情的语言老师。

    我教授的课程是口语会话课。学校之所以这样安排,源于我对俄语扎实的把握和我足够的耐心。我的学生很多都是从字母А、Б、В、Г开始学习的,很多时候感觉他们就像开始学说话的小孩子,有孩子眼里的天真,更有求知的渴望。

    每个国家来的学生都不一样:美国孩子开朗、英国孩子认真、法国孩子浪漫、意大利孩子率真、日本孩子一本正经、韩国孩子时尚、西班牙孩子奔放,中国孩子儒雅。这些孩子们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乐趣,但是,阔别已久的,就是我那已经可以用“缅怀”(中国孩子教的单词)来形容的,激情。直到有一天,那个中国人走进我的教室,上帝没有告诉我,我的激情,回来了。

    严格意义上讲,他不是个好学生,因为他第一次进我教室的时候就迟到。更严格意义上讲,他依然不是个好学生,因为他走错了班。最严格意义上讲,他最终不是个好学生,因为他,点燃了我熄灭已久的激情。

    那天,407教室,我的学生都按时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课程按时开始了,我习惯性的关上了教室的门。课程进行了20多分钟,突然有人敲开了我教室的门: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瘦削的面孔、戴着一副窄小的眼镜,看起来很斯文。个头不高,穿着很青春,但是掩盖不住成熟的气质。

    我猜他应该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他看了看我,很礼貌的向我打招呼。我也很礼貌的回礼,并且问他是哪个班的。他用很流利的俄语告诉我,他是18班的,而我的班是32班。在这个学校里,18班是顶级班,是为外国人俄语三级等级考试(级别很高)设置的,而我的32班是基础班里的基础班。他一定是走错班了,但是当我问他是否确定走对班的时候,他居然特别肯定的跟我说,没错!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一直站在门口,我又给他解释了一遍,他可能走错班了,可是他又一次肯定的告诉我他没走错。我只好让他坐进来,也许是教管科真的安排他到我班里而又没有通知我也说不定。等他坐下了,我让他做个自我介绍。

    他是个很健谈的人,开始介绍自己。他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他说他来自中国,大学时候学过俄语,那个时候就梦想着有一天来俄罗斯留学。后来他工作了,在电视台当导演,创作按照俄罗斯的电视分类叫“脱口秀”的节目。他工作的电视台,相当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他来俄罗斯并不久,大概也就三个月左右。工作那段时间,他没有接触俄语,所以生疏了很多。他说他喜欢圣彼得堡,喜欢这里的冬天,喜欢这里的学校,更喜欢这里的老师,比如我。

    好油滑的嘴!以前曾经有好几个美国小伙子也说过同样的话,这时候他这么说,有些鹦鹉学舌的感觉,对于一个没激情的俄罗斯女人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感觉。我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算是敷衍,我从心里不喜欢那种油嘴滑舌的学生。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是认真的!

    他的自我介绍让我所有的学生很惊奇,也包括我。从他的相貌上就可以看出他已经是青年人了,不出我所预料,他30岁,但是让我很惊奇的是,他居然还没有结婚!而且,他居然很轻松的说,他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呢。班上的意大利女孩儿当时就开起他的玩笑来了:“那你来俄罗斯是来找俄罗斯女朋友的吗?”他笑了笑,“也不排除美国女孩儿、英国女孩儿、法国女孩儿或者意大利女孩儿。

    “他的话让所有的学生都笑了,也包括我。

    他也谈到了自己的家庭、亲人、工作、情感,整整20分钟都是他在说,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相信所有人都听明白了,因为他说的很流利、发音很清晰、语速适中,再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多样的肢体语言表达,虽然中间夹杂着不少语法错误。我突然产生了想要好好看看他的想法,于是我又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不是很高的中国人。

    他不帅,比起班里那些来自欧洲的小伙子来,实在谈不上帅气。但是他的眉宇之间,透露着一种特有的坚毅和自信。他说话很风趣,我觉得用“中国式幽默”来定义比较合适。那种幽默潜藏着丰富的内涵,从前也有非常出色的中国学生,列举过同样有趣的例子,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出现表述不明或者表述枯燥,但是他却很自然很流畅的叙述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学生们的笑声中,我就感觉到,他有一种特有的气质,应该说,是一种魅力。

    我觉得他更适合做一个老师,而不是他说的什么编导。他很富有感染力,说到工作,他会眉飞色舞;说到家庭,他会怅然若失;说到爱情,他会激情荡漾。

    他很富有表现力,他说他的爱情像只袋鼠,然后他把手蜷成袋鼠前肢的样子,两腿并拢微微弯曲,然后在地上跳着,像只真正的袋鼠;他说他的家庭就像蜗牛,他居然走到黑板前,用笔在黑板上画了只很形象的蜗牛,然后用非常漂亮的俄语手写体写下了“yлntka”这个单词;他还说他想变成一条魔鬼鱼,张开他的双翼,自由的游弋在芬兰湾。

    说这话的时候,他张开双臂,仰起头,非常沉醉的闭上眼睛,上身在轻轻的摇曳,似乎此刻,他已经化身做一条魔鬼鱼,畅游在蓝色的海水中。突然,他睁开双眼,双手伸向我!“亲爱的公主,如果你是美人鱼,是否愿意和我这条魔鬼鱼一起在海里游泳?”此刻真的不知所措了。班里所有学生都在紧盯着我,我想拒绝,够了,这不是胡闹吗?他已经耽误了我的课时!

    可是当我要张嘴说话的时候,我的意识却突然让我伸出了我的手,被他紧紧的抓住了!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意识似乎根本就是在打瞌睡,就像街角那个总也睡不醒的雕像一样。他贴着我的背,轻轻的引导着我伴随着他缓慢的按照俄罗斯最传统的舞蹈节奏,缓缓的摇曳着。那个时候的他,更像是上次在马林斯基剧院看到的那个芭蕾舞演员,不同的是,那个演员是宫廷芭蕾风格,而他兼具了宴会芭蕾的洒脱和浪漫主义芭蕾的诗意。

    虽然没有音乐,但是我却完全感知到了他的节奏,就在一种默契的轻摇中,意识变得模糊不清,久别了的浪漫感觉就在一瞬间,回来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半分钟,可是,却让我激动不已。

    这段美妙的“游弋”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就在这时,一个中国女孩儿推开门和他说了句中国话,他好像明白了什么,脸一下子红了,当时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然后他起身和班里所有的同学打招呼,解释了一下,正如我所预料,他走错了班。然后,他带上了自己的东西和我道别。

    我送他到门口,在走廊里,他出乎意料的告诉我,他喜欢我,很喜欢我!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我并不了解中国人是怎么表现真诚的,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能感觉的到,他说的,是真话。说完了,他再次向我道别,然后和那个中国女孩儿一起上了楼,而我,呆呆的站在过道上,似乎像在做梦……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成了熟人,经常会相遇:门口、过道上、走廊上、公共教室,甚至上厕所都会遇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故意找机会见我)。每次见到我,他都笑得特别好看,都会很开心。而我呢,当然也很快乐。在认识他两周的时候,他送了我一盒非常好的巧克力,要了我的电话。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很细心很体贴的男人,拿了电话号码的时候,特别问了我,什么时候方便给我打电话。我淡淡的笑了,告诉他,晚上都可以打,只要他愿意。

    他没有主动给我打过电话,最初我能感觉的到,他在主动接近我。相遇根本不是偶然的。他经常在三楼那个自习厅学习,而且总是坐在靠窗的那个固定位置上。学习的时候,好多次我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都没有发觉。只是到了休息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他伸懒腰。

    有一次,他上厕所去了,我从自习厅经过,突然有种强烈的好奇心,想看看他到底学到什么程度了,于是在他学习的位置上停下,看到他在看三级考试的书。

    书上满是标注,看得出他很认真。我随便翻了几页,无意间从书里掉出一张课表,我打开看,天哪!是我们班的课表!上面有我每一节课的时间!我说为什么我总能看见他,原来他专门去教务科要了我们班的课表!原来所有的偶遇都并非是巧合……

    再后来,在三楼的咖啡厅里,经常会碰到他。这些日子,他瘦了很多。但是,明显感觉的到,他的俄语水平在进步。我们会经常聊天,聊生活,聊家庭,聊情感。也许中国人思想成熟早吧,虽然我比他年长10岁,但是他和我却没有思想上的差别,沟通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

    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和他交流了。中国的风情民俗、人文地理、文化艺术,还有2008北京奥运会,他说他在那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六年,他说北京有种食品叫“卤煮”,早点特别经典,叫“豆汁”,吃的时候还要配上“焦圈儿”;他还说北京有个王府井步行街,比涅瓦大街还要繁华;他还说,北京要比圣彼得堡繁华的多。

    我深爱这座城市,我出生在这里,我生活在这里,在我心里,圣彼得堡就是天堂,他居然敢说北京比这里繁华!他明显看出了我的不悦,和我做了个约定,等他顺利入系了,我们一起去北京看看。

    课间的时候,经常回想起这个约定以及和他聊天时候那些有意思的事情。我不得不承认,我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好奇,而且,我开始对他,产生了好感。每当回想起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都会淡淡的、开心的笑,我的学生说,他们喜欢我笑的样子,这段时间,我的笑容多了……

    生活依然在继续着,正如我的学生所说,我的笑容多了,我不否认,我比以前开心了。涅瓦河的风景很美,在好心情的衬托下,每天都显得分外旖旎。我的小儿子这段时间总是说:“妈妈,你越来越漂亮了!”这个小心肝儿啊!小嘴怎么变得这么甜啊?

    我觉得我的生活突然变得有意思了,脱掉了职业装,换上了让我光彩焕发的时装,似乎又找到了逝去的年轻。我依然会经常遇到那个中国人。只要我有哪怕一点儿改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都会细细的打量我。最初时候感觉很奇怪很别扭,后来,慢慢的习惯了他的审视,更确切的说,是慢慢喜欢上了他的端详。

    在一次聊天中,这个中国人告诉我,中国有一种说法,到现在他都没有办法用俄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来定义,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缘分”。他给我解释了很多次,我都没办法理解。直到有一天,缘分来了,我才明白了,这个很玄很深奥单词的意义。

    系里和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学术互访机制,就在圣彼得堡最美的六七月间,组织了首届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盛情邀请了中国现代顶级语言权威学者,盛况空前,影响很大。作为研讨会的主办方和接待方,东方系承担了主要的接待和翻译工作。

    为争取这次翻译机会,我的同事几乎采用了所有的手段。我不得不说,我很幸运:作为预科系资深对外俄语教学专家,我成功担当了一级俄语翻译的职务,直接参与与中方学者的笔译工作。

    此外,将有一个中方的翻译协助我完成“现代汉语近义词汇新论”部分的交流成果。我猜到这个助手是谁了,东方系的中国教员余虹桥,肯定是他。他的俄语非常好,曾经接过他的电话,我几乎没听出他是中国人。有他协助,我对顺利完成这次翻译任务有了十足的把握。

    拿到组委会流程表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没有余虹桥的名字,助理栏的名字是:孔骄宇。心里有些紧张,这个人,从来没打过交道,甚至都没听说过,谁知道他什么水平呢?万一找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帮我,这次翻译任务压力就大了。

    想到这儿,我直接和组委会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说明了情况,并坚决表达了意愿:我希望助理人选是余虹桥,其他人不考虑。组委会负责人给的答复是:晚上会有个见面会,到时候再商定。

    是心里话,我不想参加什么见面会,更不想见到什么孔骄宇,我只希望有个好助理,让我顺利完成这次任务。但是,很无奈,晚上的见面会必须参加,于是,不得不拿出了那身儿已经放了很久的晚礼服,百般不情愿的到了见面会现场。

    中国人有一种非常好的素养,就是他们不迟到。到了会场的时候,他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已经入席了,每个人着装都非常讲究。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身着西装,只有三个中国人穿的是整齐划一的学生装,在所有人里特别显眼。后来我才了解到,学生装,很中国风。

    我的眼神被这三个身穿学生装的中国人吸引住了。他们面前都放着名牌。他们都很年轻,和其他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在一起,感觉就不一样。我挨着个的端详了一下,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一下就愣住了:是那个中国人!

    怎么会是他?!要知道,他只是预科系的一个学生啊!说实话,今天从他的装束到他的神态,都让我特别意外。灰色的学生装,看起来特别精神,前段时间还总刮不干净胡子,今天却收拾的特别整洁,眼睛里没有了平时的轻快,取而代之的是镇定、稳健。看到我,他微微的点了点头,嘴角有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

    所有的人都入席了,组委会的领导像往常一样,啰嗦了一大堆废话,然后开始介绍每个工作人员。说心里话,之前他胡说了些什么我都没听到,我只想搞清楚那个中国人怎么会在这儿,他是干什么的?他面前那个名牌上究竟写着什么。

    总算介绍到他了,听了组委会负责人的介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孔骄宇,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硕士,现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预科班。曾担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研讨会书面翻译,一级。看着他彬彬有礼的向所有人致意,我心里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对他不无好感,可是从工作角度来说,我对他的翻译水平和能力表示质疑,要知道,他毕竟还在预科学习,还是个学生。

    晚宴的时候,随便吃了些东西,没有胃口,他倒是好像很轻松,吃得很津津有味。偶尔也会抬头看看我,冲我笑笑。我也礼貌性的回以微笑,实在想不明白他的笑容里究竟包含着什么内容。

    晚宴后,照例是跳舞时间。基本上是搭档之间的磨合,舞蹈是俄罗斯宫廷舞。

    实在搞不懂,干嘛要把小学时候学的老东西拿到现代来用。组委会说这次来的学者很喜欢这样的舞蹈,按照他们的要求这么安排的,十分不情愿的,我接受了孔骄宇的邀请,和他一块儿走下了舞池。

    这几个中国人是经过培训的,舞步虽然没有俄罗斯那么正规,但是至少是娴熟的。孔骄宇是跳得不错的一个,自始至终,他的脸上都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抓着我的手不轻不重。三年前也有这样的情况,是个日本学者,把我的手抓的生疼。

    我们身材相仿,其实,和他跳舞,我还是很开心的。

    舞蹈散了,大家相互之间认识了一下,我们有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你从来没跟我说过你叫孔骄宇。”在他递给我高脚杯的时候,我有些不悦。“你也没问过啊,你应该想到,我肯定有中文名字,肯定不是一生下就叫亚历山大啊!”他还是笑着说。我想想也是,就没有再计较了。

    “你以前翻译过类似的东西吗?有把握吗?”我直奔主题,我是个不喜欢绕弯子的女人。“说实话,有把握。”他倒是挺自信。“余虹桥为什么不参加这次研讨会?要知道他可是这边的首席翻译呀!”我问了一句。“他有其他事情,跟这个研讨会代表团来了一个商务团,他是首席商务翻译。这边是免费翻译,那边一周5000美金。”孔骄宇说的很轻松,“可是这是学术交流啊!很有意义的!为参加这个研讨会,我连欧洲休假都取消了!”

    “这很正常,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这么做的。这次研讨会耗时长,任务重,又是免费的,他肯定不愿意来。”孔骄宇还是很轻松的说。

    “那你为什么要参加?”我很好奇问了一句。

    他笑了笑,“为了你。”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特别自然,自然到我根本看不出他出于什么心理说这话。

    我死死的盯着他的眼睛,想看出个究竟。但是很遗憾,他看着走廊上那幅列宾的画出神,什么都看不出来……

    按照研讨会的安排,为期两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在芬兰湾边儿上的波罗的海大酒店大会议厅召开研讨会,中间休息一个小时;下午五点到六点半,晚餐,然后从七点到九点集中整理当天研讨结果,进行书面翻译。九点以后时间自由安排。这样,整个研讨会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和与会人员的生活起居就都在这个圣彼得堡五星酒店里安排了。

    入住前一天,我和我那个小心肝儿一起睡,告诉他,我需要工作,从明天开始,他得和爷爷奶奶住两周,直到我工作结束。他很舍不得我,但是很乖。我不能把他留给我丈夫照顾,我不放心。要知道,他是我的小心肝儿,是我的希望,是我生活下去的勇气。看着我熟睡的小乖乖,不住的吻着他俊俏的小脸蛋儿,泪水不知趣的流了下来……

    进驻酒店的时候,我遇到了孔骄宇。还没等我说话,他示意我先别说,然后告诉我,今后,叫他“骄宇”,不要再叫他“亚历山大”了。我试着叫他“骄宇”,真是太别扭了,中国人的名字叫起来真拗口。不过,既然他这么说,那就这么叫好了。

    他帮我把行李送到了房间。为了工作方便,组委会按照就近原则,把首席翻译和助理房间安排在了一起,我房间的隔壁就是骄宇的房间。帮我送完行李,他就去收拾他的房间了。收拾好我的房间,我到隔壁去看望他。

    门开着,他正从行李箱里往出拿东西。衣服几乎没几件儿,有的全是工具书!

    看到我,他把我让进屋。“骄宇,你带的全是书?”我好奇的问,“中国有句老话,叫想把事情干好,先准备好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了这话,我心里感觉到些许轻松。别说能力怎么样,至少这个态度是端正的。

    他一边放书一边和我聊,桌上的电脑是开着的,桌面是一张他的学位照,说实话,很帅气。收拾完东西,我们一起去餐厅吃东西,然后各回各的房间,准备第二天翻译用的资料。睡前,我冲了个热水澡,看着镜子里的我,突然有种想笑的感觉。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听着窗外海鸥的叫声,想着我那心爱的小心肝儿,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研讨会正式开始了。从业这么多年来,这是我所经历的最艰苦的一次会议。

    研讨双方都是资深的老学者,权威专家,而且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参会的。大量的信息需要翻译,第一天,到下午研讨会结束的时候,大会那几个指定的同声传译都非常的疲惫,我和骄宇也感觉到一些劳累,但是,我们真正的工作还没开始。

    吃过晚饭,稍事休息后,我和骄宇开始工作了。我先把会议信息整理出来,我们分工合作,我整理出一部分,骄宇就翻译一部分。

    说实话,骄宇的笔译速度和态度,我很认可。翻译稿件的时候,他什么话都不说,连看都不看我,好像一部翻译机器,房间里除了电脑键盘和打印机的声音,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他工作时候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父亲当年工作时候的样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小时,我的信息整理工作结束了。我把最后的稿子交给他,然后起身走到阳台上,透透气,放松一下。波罗的海大酒店是海景房,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波罗的海的美景,海鸥经常会掠过水面,低低的飞翔,然后高高的飞起,快乐的叫着。极目远眺,海是那样的宁静,让人感觉不到任何压力。

    “娜塔莉亚,能过来一下吗?”骄宇在叫我,我走到他身边坐下,“什么事儿?”

    “我们能交流一下吗?有些地方我理解的不是很到位,需要向你请教一下。

    “骄宇很认真的说。”哪里?问吧。“他开始把一打打印纸递到我面前,上面已经勾画出了不少语句。他逐个的问我,有些问题很简单,明白了,他就把正确的信息写上去,不明白的语句,一遍不明白,两遍;两遍不明白,三遍……就这样,直到彻底明白了,他才罢休。全部信息核对完了,他开始把稿纸上的信息输入电脑。

    我突然想仔细看看这个中国人,他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是我们俄罗斯人最典型、最值得称赞的方式和态度,是我们的传统,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就是靠着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推动着俄罗斯民族不断的复兴,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强盛。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淡忘这种传统,很多时候,我不得不为之悲叹。可是今天,我在这个中国人身上看到了这种传统的影子……

    第二天,骄宇把头天整理出来的汇总信息打印好给了我,组委会用中午午休时的时间给我们所有翻译开了个短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核中方助理头天汇总的信息,其实是个技术检查,根据信息量、准确度等考量指标测评,然后给出评估结果,合格的助理继续参加下一天的研讨会,不合格的立即更换掉。

    这种测评将持续三天,备用人选由中方提供选定。这是为什么?既然助理都定了,为什么还要测评?对于我的疑问,组委会给出的答复是:为确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获得最多最准确成果,务必要保证中方翻译助理翻译能力。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担心。不是为别的,是为骄宇担心。这就意味着骄宇面临着考验,如果骄宇没通过测评,他就要离开酒店,退出研讨会的翻译工作,这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交骄宇翻译稿件的时候,我迟疑了很久,是最后一个递交的。同时,我真的很盼望着能知道测评结果,这样,我就知道骄宇的真实水平怎么样了。

    测评只用了十分钟,结果出来了。骄宇的测评结果是我去拿的,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测评结果的文件袋,抽出那个字条的时候,手有些抖。但是当我看到那个大大的、红色的“+”时,我真的感觉太高兴了,而且,骄宇的翻译稿件是优秀。我笑了,笑得很开心。

    接下来的两次测评,骄宇用他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我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随着研讨会的深入,翻译难度越来越大,我看得出骄宇很累,压力很大。可是他一直都坚持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身上的坚韧。

    近十年来,俄罗斯最近的邻居,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和加强,这让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不安。我曾经不以为然,骄宇告诉我,他不是中国强人,比他强的人非常多。现在我明白了,中国强大,不无道理。

    骄宇一直都在苦苦撑着,直到研讨会最后一天。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彼此都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他非常累的时候,我会帮他放松;我累的时候,他会帮我舒缓压力。我们相互理解着,配合着,整整半个月,虽然累,可是,我们被劳累中的快乐牵绊着,连接着。

    对他的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他时常给我讲中国的《孙子兵法》,讲《论语》,讲他非常喜欢的宋辞,虽然这些东西我基本听不懂,但是我特别喜欢听他给我讲,特别是《孙子兵法》里的那些典型的战例和那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和他讲故事时那种很吸引我的专注神态。

    他告诉我,中国有个总理,叫周恩来,是个很出色的外交家,那是他唯一崇拜的中国领导人。我也会问他毛泽东,聊到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有戈尔巴乔夫。

    他告诉我,最早他开始学俄语的时候,就知道莫斯科有一堵长长的墙是红色的,红场对面是克里姆林宫,后来他还知道克里姆林宫里坐着个男人他认识,当过克格勃,叫普京,跟中国啤酒一个名字(普通燕京的简称),还有,就是他突然悄悄凑到我耳边,告诉我,他也想过,娶个俄罗斯媳妇儿。说完了,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靠的我很近,看着我笑。

    我和他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是那么自然,自然到我甚至都没有发现。直到他在我耳根儿说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但是,我没有选择躲闪。坦白的说,我不反感,甚至有一丝略带羞涩的期待。

    “在看什么?”我笑着,看着他问。“第一次见你,就喜欢上你的笑了。”他微笑着回答我,没有一丝掩饰。“要注意啊!学生这么看着老师,按照俄罗斯的校规,可以被视为不良举动啊!有什么特别的吗?”我吓唬他,其实,鬼才信俄罗斯有这样的校规呢,可是,我怕真吓着他,又想满足我的好奇心,就加了后半句。

    “我不怕。很美的眼睛,一笑起来就会眯起来,很好看,看着很舒服。”他还是淡淡的笑着说。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还是照例夹杂着中国式俄语的语法错误,可是,我却完全明白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只是描述眼睛应该用“kpacnвыn”这个单词,而不是他所说的形容词“пpekpacthыn”。做了这么多年教学工作,语法错误司空见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爱上了这个带着语法错误的语句。中国人就是这样表达好感的吗?我极力尝试着按照这个错误的语法句子所表达的方式去理解,从来没有学过东方语,可是,我已分明从这种思维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感。

    “还有呢?”不知道该说什么,我选择了继续问。“在这边,见到好多大胖子,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的身材,真好!”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依然有着淡淡的微笑。“好几次我都偷偷的站在你身后看着你,上个月15号,你给42班代课的时候,好顽皮啊!一条腿还搭在椅子上,别提多可爱了。”我惊异的看着他,“还有,上个月底,三楼电教室,你坐桌子上啦,指手画脚的,特别有意思!”

    “干嘛偷看我上课?你不用上课吗?”我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奇怪的中国人啊!

    “那两天我们老师病了,没上课,我就在你们班门口看你上课了。”他还是淡淡的笑着,说着,看着我。我无语了,有一种感动,一种冲动,还有一种,躁动……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聊得很开心。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人交流了。圣彼得堡很美,但是很冷。人们的面孔也许是受了这气候的影响,变得冷冰冰的,就像粉红教堂步行街中间那个抽烟斗的船长雕像,脸上的表情永远都是那么冷。可是,骄宇脸上的笑容,像彼得堡的春天,让人从心里,温暖到全身……

    会议闭幕后,组委会特别安排了休假,一周,会派专车接送来宾到圣彼得堡各个风光景区和旅游景点观光旅游,在这期间,食宿依然被统一安排在波罗的海酒店。我只想好好休息一下,还是少女时候,我就几乎走遍了圣彼得堡的每一条大街:Пpnmopckar、heвcknn、Авtoвa、markoвckar、вoctahnr、вы6opckar、普希金上学时候的一线,普京小时候住着的六线……所以,观光旅游和休息,我选择了后者。这次研讨会翻译工作真的很累,我需要休息一下。我不是唯一这样选择的人,骄宇也跟我一样,选择留在酒店里休息,没有出去。

    他时常来我房间坐坐,聊聊天。前天,我坐在窗台上出神儿的时候,他在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分享一个非常好的app 真的 扫码下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