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姐弟情深(1/2)
90年还没有出现“市场经济”的概念,李国忠不敢往这方面说的太多,只能含糊的表示了一下。
夏副书记轻轻点了下头,道:“小同志说得不错,现在下面有很多人都搞“拍脑袋”那一套,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政绩,盲目的上一些大而无当的项目,劳民伤财!”说到这儿话风一转,对李国忠说道:“不过,这些只是大道理,很多人都懂的大道理,不知道你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或建议吗?”
这就是传说中的主菜来了,李国忠打起精神,应道:“具体的措施要具体的了解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才能给出来,现在我只能说说我那儿乡镇的情况,不知道可不可以?”
夏副书记眼睛亮了亮,微笑点头道:“当然可以,你可以大胆的说,不用有所顾忌。”副书记以为小同志的话题会涉及到天阳市下面的官员,所以开口给了个保证。
李国忠笑着点点头,说道:“我所在的三德镇,人口将近二十万,算是比较大的镇,但在天阳市却是最靠后的穷镇,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三德镇交通极度不方便,全镇只有一条到市区的道路,而且一半是黄土,剩下的一半才是柏油,一遇到雨天,那就没办法通车了;没有自然资源,除了山还是山,煤铁等矿产资源贫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再加上地理位置不理想,在山区,没有优势,自然就无法吸引外资进入;这些都是三德镇的缺点。”
说到这儿李国忠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优点,首先三德镇山青水秀,完全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这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李家村的鳌仙山,在整个天阳市及其周边地区,有很高的名气,完全可以打造成旅游景区。其次,就是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些可以作为优势,吸引外资进来。最后再加上符合市场需求的经济林产业,我想只要合理的布置规划,带动一镇的经济应该不难!呵呵!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诸位领导莫要见怪才是。”
李国忠谨慎的,从头到尾都没有去触碰三德镇政府和天阳市那边的敏感神经,只陈述客观原因。要不然,还没进入仕途,就得罪一大批人,那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听的很认真的夏副书记,想了想,道:“可是这些方案,最后都需要便捷的交通才能施行,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思路没有。”
不想让坐在前面的大佬,认为自己过于急躁,不够稳重的李国忠故意低头想了想,才抬头缓缓道:“交通问题是最头痛也最不好解决,如果都只靠上级财政拨款,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基本的思路倒是有这么一个,就是还不够成熟。”说到这儿便停下来,看着副书记。
夏副书记抬了下手,笑道:“有什么就说什么,就算不成熟也可以拿出来,大家讨论完善嘛!”
李国忠这才接着说道:“您知道,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村民的心思很了解。别看他们没什么文化,但对“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深刻认知,就拿李家村通往三德镇的那条黄土路来说吧!十年前,为了走出穷山沟,上百户村民在支书的带领下硬生生修了一条土路到镇里,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括宽,现在连小卡车都可以直接开进村子里了,这条路没有花一分钱。当然,从三德镇到天阳市的道路就不能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可是我想由财政局出一些资金,再发动一下各乡村的群众,由他们出白工,这样应该就可以解决了。书记,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夏副书记摆摆手,道:“你说的很好,我们政府部门就应该扬长避短,甚至化劣势为优势,把地方经济搞好,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应该敢想敢拼。”说到这儿,夏副书记转头对旁边的官员说道:“我们的思想还是不够开明,要是早几年举办这样的考试,像小李同志这样头脑清晰的大学生多发现一些,我省的乡镇地方经济也许会更好,这样的考试一定要坚定不移的举办下去,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新鲜血液。”由小同志变成小李同志,从这称呼上的变化就不难看出夏明易对李国忠的态度了。
旁边那四个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官员,都微笑点头,纷纷表示赞同副书记的话。能坐在这儿的哪个是傻瓜,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当面说出来啊!
这个时候,一直坐在角落里的秘书,起身走到夏明易身后,探头轻声道:“书记,您看时间差不多了。”
副书记点点头,对李国忠笑道:“好了,小李同志,你先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九号到省委省政府这边来报道。”
李国忠压下心头的喜悦,起身恭敬道:“谢谢书记和各位领导,那我先告辞了,再见!”转身走出房间。
等李国忠走出去顺手关上门,夏副书记说道:“对这个小伙子,你们有什么看法?”
你都定下调子了,我们还能有什么看法。可这话谁敢说啊!而且那个李国忠的表现也的确让人挑不出大的毛病来。
“性格稳重!面对我们几个的压力,还能侃侃而谈,很不错。”江南省组织部副部长刘嘉椁笑了笑。
“思路清晰,对乡镇的了解很深刻,那些方案也非常具有可行性,现在有这样见识的年轻人不多。”省宣传部部长秦匀也点头肯定着。
得,三位大佬都肯定了,剩下的两位南山市官员还有什么好说的,也点头表示附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