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14章(3)第十四章 (3)(1/2)
祁有音接到儿子的电话时,正在办公室看文件,省残联和省红十字会想在世界助残日这天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性演出,同时邀请省妇联加盟,办公室主任把文件拿给祁有音时,祁有音看到主任已经作了同意的批示。祁有音自然没有意见,她看着文件想,如果能把小早的病与这场晚会联系在一起,很可能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祁有音立刻与主任碰了个头,结果是祁有音成了这场公益性演出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到妇联这边参与的情,都由祁有音拍板。
省红十字会和省残联这两个单位,祁有音至今没去过,两个单位的一二把手倒是开会时碰到过几次,点头之交,公事私事都没打过交道。既然联合搞活动,祁有音就要主动跟对方联系,三个单位都属群团组织,弱势单位,搞任何活动都要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
省红十字会和残联不在政府大楼办公,离政府大楼五百米处有一个大院,房屋大多是老式建筑,据说是五十年代的省政府,残联和红十字会各占了一层楼,办公地点倒是很宽敞,只是老式建筑采光很差,进了一楼找残联就像进了古堡一样。
残联领导不在,据说去某企业拉赞助去了,办公室只留了个小实习生,不认识祁有音,问她找谁,干什么?祁有音回答的时候,小实习生就往本子上记录,祁有音想笑,估计是领导的吩咐。
既然领导不在,祁有音便二楼走,省红十字会的人大体都在,会长接待了祁有音。
祁有音先是肯定这次活动的积极意义,进而又说到省城的公益性事业及民间对这类事情的重视程度。
祁有音讲完话,会长笑笑说:国家的发展与公益性事业的开展是不成比例的,这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比不上香港。九八中国洪水,全国只募捐了七百万,这个数字令人不敢相信,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亿万富翁就出了多少,可是有几个喜欢从心里搞慈善,据说中国的有钱人把大笔的款子都捐到寺庙和偏远的小学去了,真正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却是杯水车薪。当然这也与国人的素质有关,去年我们和报社联合搞了一次表彰会,表扬那些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民间慈善家,来的人都是多年自发搞公益事业的默默无闻者,最长的年近七十岁,年轻的也三四十岁了,这些人中有离退休老同志,还有民营企业家。过去我们没接触过这些人,通过开会才知道他们的一些苦衷,有位离退休老同志说,他主要为人牵线搭桥捐献人体器官,比如眼角膜,他是退休老同志,抗日干部,有很多老干部临死前想把自己的角膜捐给那些等待光明的人。可有一次他帮一个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搭了这个桥,患者家属取走了病人的眼角膜,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有,虽说是无偿捐献,但总应该换来一句感激的话吧。另有一位年轻人,是个民营企业家,他的办公地点离本市的跨江大桥很近,他已经救了七十四个想跳桥自杀的生命,如果不是我们与报社联合开这个会,没有人知道他做的这些好事。通过这次动,我们得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想出名,而是想以自己的行动唤醒全社会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他们倒走在政府的前边了。
祁有音听罢眼睛一亮说:有这样的公民,证明我们的民族素质还是比从前大大地提高了。(看精彩成人小说上《成人小说网》:https://)
如果政府呼吁,情况会更好一些。我现在倒发现中国人的特点了,喜欢听上级指挥,所以政府发动干哪件事,哪件事情一定会有起色。会长说。
祁有音接过话说:这次活动真倒是个很不错的机会,正好我最近认识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父母离异,她正在读书,非常可怜的一个小女孩,如果在这场晚会上现身说法,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捐助她治病,很可能就会挽救这个生命。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如今人心早已麻木了,光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就住了多少白血病人啊,让主持人煽情地在台上讲几句话,大款们便大把大把掏钱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会长不乐观地说。
那依您的看法,这事应该怎么操作才更有把握?祁有音问。
会长说:先找好赞助单位,台上主持人一煽情,赞助单位就把要赞助的款子打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